禾梨坳乡: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2-08-14 10:55:53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 编辑:明毅 汪大庆 | 作者:梅宇 杨婧          浏览量:6262

近年来,禾梨坳乡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持续精准用力、精准发力,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板蓝根基地)

推动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对此,禾梨坳乡党委、政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答案。该乡立足全乡3万亩柑橘的既定优势,着力于提高柑橘品质、提升品牌、拓展市场,扶持农业合作社和引进农业企业,建设万亩标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并利用柑橘幼果,发展千万元级枳壳中药材产业链。与湖南楚骏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村企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在全乡4个村拟发展4片约1000亩板蓝根种植,村以建成基地入股,每年按照建设项目资金的13%进行固定分成,分成期限为8年,公司必须确保8年合作期,否则全额返还基地开发项目资金。8年后,按照整个项目5%的股权比例分红。每村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

营造文明乡风,“减”去陋习。“劲吹文明风,满目皆新景。”禾梨坳乡党委、政府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并实现乡村全覆盖,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从陈规陋习的藩篱中挣脱出来,自觉拥抱新时代文明新风。各村成立移风易俗工作组,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志愿服务队“一约四会一队”工作机制,把移风易俗写进《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主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办事前主动备案,避免大操大办,共同推动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持续开展身边道德模范、好人、文明家庭创建、最美乡贤评选等活动,积极推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模范;不听劝导队劝导的,将其列入“黑榜”,在村组显要部位张贴红黑榜,并通过村村响循环通报评比结果。

激发群众参与,“乘”出效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禾梨坳乡党委、政府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全面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实现乡村善治的“乘数效应”。创新推行“湘妹子能量家园”135工作法,全面实行“村民积分制”考核管理机制,村民注册APP,即可报名参加平台发布的各项活动,如发展产业、创业就业、树葬改革、村容整治、遵守社会公德等等,甚至买侗服、学侗话、唱侗歌、跳侗舞、表演侗民俗,都能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又可以拿来换取粮油、面条、洗衣液、餐巾纸等百余种物质奖励。通过“小积分”撬动“大治理”,让村民得到了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乘”出治理效果、“乘”出满意效果、“乘”出振兴效果,筑牢乡村振兴工作成果根基。   

加大帮扶力度,消“除”风险。“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禾梨坳乡党委、政府始终秉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工作要求,紧盯农户收入和支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帮扶措施落实等情况,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帮起,定期走访慰问监测户、脱贫户、空巢老人、大病户、低保户、残疾户、孤儿,了解在就医、上学、就业、产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潜在风险,精准落实健康、教育、就业、公益性岗位、产业、低保等帮扶措施,做到不彻底解决问题不撒手,不彻底见效不收兵,有效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让群众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下一步,禾梨坳乡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编:明毅 汪大庆

来源:芷江融媒体中心

市级
县级
专题专栏
特别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